10月14日上午,常州市初中地理教研活动在河海实验学校举行。八十多位老师齐聚一堂,积极参与研讨。本次活动也是常州市新北区初中地理教学徐锋优秀教师培育室的第四次活动,旨在探索研学活动对初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提升。
范佩老师以学校的“南山竹海在地研学活动”为依托,设计了《探南山之起伏,寻竹海之多情——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主题研讨课,将地理知识融入户外研学活动,并转化到课堂里,旨在启发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范佩老师的教学设计层次分明,主题明确,过渡自然,环节紧凑。第一环节寻山之位,借助VR,了解南山竹海景区概况,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个环节画山之道,从学生绘画作品的侧视角度过渡到等高线地形图的俯视角度,通过简单明了的视频带领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第三环节观山之理,利用自制的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设计选择爬山路线等一系列活动,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抽丝剥茧,层层突破,化解难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四环节游山之乐,利用景区的游乐项目,挖掘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
课后,老师们积极研讨,吕墅中学的胡芸雅老师用“精”“妙”来点评这节课,设计精美,对学生的生成、反馈、评价巧妙。北环中学的季舒婷老师指出对真实情境的挖掘可以更充分更深入一点。新北区初中地理教学优秀教师培育室的领衔人徐锋老师借用河海实验学校的楼名进行了深入点评:“容人”,范老师的课以学生画山为基础认识地形部位,以学生设计路径判别地形陡缓,以学生欣赏景观图片解读地形图,以学生研学拓展地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容知”,范老师的教学情境以研学展开,把海拔高度、地形图、地形部位判读等知识融汇在绘画、VR欣赏、解读景观图、游览路径设计等一个个研学活动中,知识如涓涓细流,最终得以水到渠成;“纳新”,范老师的课呈现了一些新技术,把地理3S技术灵活运用于教学,呈现了一种新理念,课堂教学为学生而设计,呈现了一种新样态,基于研学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纳美”,范老师的课给人以美的震撼,学生和听课教师们感受到了地理景观感性的美,地理原理理性的美,掌握更多地理知识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徐锋老师希望培育室的老师们能以大市教研活动为契机,多和同行交流切磋,争取推出更多优质的教学案例。
活动最后,教研员朱志刚老师对范佩老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创设真实情境等给予充分肯定,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朱老师指出,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以设计为大单元教学,打破传统的教材顺序,以研学这种户外考察为载体,充分糅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朱老师的点拨让老师们的思维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