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十三五省规划课题《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开题会议墍第一次课题活动在常州市教科院召开,活动由主持人常州市英语教研员宋德龙老师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先,主持人介绍了课题的基本情况,并且从选题的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价值、课题组成员分工和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对课题的实施方案作了细致的陈述。课题核心成员应该尽快组成研究小组,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建构基于主题意义的文化课堂,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收集证据,从而为后期的提炼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读物在中学英语教学的运用,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形成有利于提升学生中国文化自信心和表达力的有效资源和课堂实施策略。为增加研究的影响面和覆盖面,本研究注重了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不仅仅包括城市地区学校,也包括农村地区学校;不仅仅包括生源较好学校,也包括生源相对薄弱的学校;不仅仅包括普高学生,也包括职高学生;不仅包括将在国内参加高考和继续学习的学生,也包括计划到国外大学接受教育的国际班的学生。
活动中,课题组成员形成讨论组,研讨研究的具体领域和主题。在热烈的讨论后,成员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金坛教研员王怀宇老师认为研究应当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以用英语讲金坛故事为主题进行研究;常州外国语学校李亚男校长计划围绕中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展开研究;省常中潘正凯老师认为,外语老师肩负文化使命,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可以试着从中英文对比角度解读经典语篇进行比较研究;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何慧老师则想把研究内容和技术学校的职业教育联系起来,探索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传统中国文化教学的新模式;市一中研究小组在思考如何在新教材中挖掘相关的语篇进行子课题研究,田家炳中学张晔老师则想从中国传统乐器着手,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修养;奔牛高级中学计划从中国圣贤或古典名著着手,北郊高级中心计划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国成语进行实践和研究,以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凸显现象为核心进行拓展;常州二中希望通过英文版美丽中国视频等网络资源,通过看读-说写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表现力。
最后,主持人宋德龙老师进行指导和总结,要求各成员要细化研究领域,确定教学范式,并注意记录和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在一周之内确定各小组研究的主题、内容、目标和计划安排,为后期研究做好规划和安排,同时清醒地提醒大家,在研究中国文化英文读物时要考虑中西方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中国文化英文读物如何影响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加以观察与研究,以实证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为拓宽英语教学的资源与途径做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
经过本次活动,课题组成员碰撞出了更多思维的火花,对本课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下一步实践的开展打下了坚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