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常州市初中化学项目组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滨江中学如期进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常州市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教师的改革意识,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常州市初中化学教研员钱柳云、扬州大学吴星教授、各辖市区教研员以及来自各校的二百多位初中化学教师汇聚一堂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活动在两个会场分别进行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同题异构的课例展示。一个会场中,来自常州市滨江中学的林丹老师以“医生急救给新冠病人输氧”引入课题《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与学生一起追寻化学家发现氧气的脚步,通过认识氧气的性质、了解氧气的用途、回味氧气的发现三个环节探究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整节课学生活动丰富,师生互动多元,化学实验多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来自溧阳市燕山中学的金菊香老师则以制作并品尝气泡水实验为载体,通过探究气泡水中气体成分、探究二氧化碳溶解性、探究紫色石蕊变色原因三个活动让学生感悟到二氧化碳的存在,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体悟到二氧化碳的作用。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活动多样,教师及时的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符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另一个会场中,来自金坛市段玉裁中学的李俊老师带着学生沿着普里斯特里、舍勒、拉瓦锡几位科学家的发现氧气的脚印,利用比较、实验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了氧气的性质,让学生以史为鉴,了解了新物质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常州市滨江中学的徐文佳老师以干冰小魔术引入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利用注射器、密封袋和干冰等生活常见物品,通过实验探究、收集证据、理论推理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二氧化碳的奇妙多变,感知到事物具有两面性要辩证看待事物,感悟到生活中有化学,化学中有生活。
下午常州市初中化学教研员钱柳云、常州市田家炳初中李军校长、新北区教研员周文荣、武进区初中化学教研员赵国华、以及常州市北郊初中周艳副校长分别对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以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最后,扬州大学吴星教授做了《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专题讲座,吴教授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需要回答诸多问题、国家考试评价体系与化学课程评价等板块进行了交流。他提出“一核四层四翼”是化学课程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核心内容是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立德树人,评价的核心内容是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评价的考察要求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基础性,评价的考查载体是真实的问题情境。“一核四层四翼”化学课程评价体现在化学学科核心价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化学学科必备知识上,化学课程评价需要解决如增进化学学科理解、建立素养与知识内容联系、认识学科测量框架的作用等问题。吴教授还指出我们教学要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强素养,为我们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让我们积极研修,提高素养,怀揣着教育情怀,投身于课堂教学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