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学前教育>>通知公告>>文章内容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学前教育教研计划
信息时间:2020-09-01     阅读次数:

 一、指导思想

2020年,是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区域推进的第二个年头,全市学前教育教研将以此为重点,从现实问题出发,面向全体园所,点、线、面立体部署教研工作。鉴此,各辖市区教研应仔细研读课程游戏化第一、第二步支架以及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进一步理解课程游戏化的核心内涵,以专业智慧全力助推区域内园所开展课程游戏化建设:深入开展现状调研盘点经验与问题、以多元教研方式展开专业对话、灵活建构区域园所的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幼儿园之间的帮带作用,小步递进、以点带面,逐步将课程游戏化建设覆盖至每一个园所。市、区、园三级教研工作将重点突出园本教研的实效性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凸显儿童本位,彰显游戏精神,提升课程内涵。以园本教研改善教师教育行为,以游戏引领儿童发展,以课程内涵提升办园质量。

     二、工作要点

(一)以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撬动课程改革。

 随着《纲要》《指南》的颁布以及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园课程管理从高控逐渐走向自主,在赋权广大园长和教师建设儿童适宜性课程的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对综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普遍不足,急需专业的教研队伍、过程性的教研工作予以有效指导。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是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各区域和园所应转变教研理念、灵活探索教研方式,使教研工作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幼儿如何学,从集体教学现场转向幼儿日常游戏现场,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幼儿游戏中发生的学习,从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转向研究如何为幼儿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和材料。

各区域及园所应秉持扎实、客观的教研态度,不浮躁、不功利;应建立持续性沉浸式教研制度,持续跟踪儿童学习活动,以儿童的真实活动状态作为研究的依据;应形成常态化的教研机制,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研究、有实效、有创新;应根据园所和教师的不同现状灵活采用不同的教研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之间的自发性自主式教研、随时发生在活动现场的微教研,培养具备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能力的教师群体。

2020年上半年市教科院已制订出台“常州市园本教研优秀园评比”的相关要求,将于202011月份开展全市性的评比。获得园本教研优秀示范园的园所将在全市范围进行公开展示,分享经验。

(二)以课程资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

幼儿是在与丰富的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获得的状态,也决定了幼儿发展的可能。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幼儿园课程适宜化、生活化、经验化的直接路径,教师对生活中各种资源的兴趣、用心、好奇和探究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不断充实的关键,为幼儿创设丰富适宜的环境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为幼儿提供多样化、适宜的材料、资源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各园要重视自然、社会、人力、文化等多元资源运用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开展课程资源的相关教研,要从调查、收集、整理、储存、更替、利用和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层层展开,梳理遇到的突出问题,探索和尝试一些具有园本特点的方法和措施,不断解决问题,提高工作的成效。其中,对课程资源的利用环节是研究的重点,要充分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更多的老师进行探索和发现,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资源的利用,注重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幼儿持续的探索性学习,努力为幼儿的学习提供适宜的、多样化的资源支撑,使资源运用对接儿童课程,关联儿童经验,指向儿童发展,形成资源建设的相关策略。各园所要注重资源运用的过程性评估,并在资源开发运用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园所的课程资源库,并逐步形成资源开发、运用、整理、流转的常态化机制。

本学期,市教研工作将继续聚焦幼儿园绘本资源的开发运用,倡导园所关注优质绘本资源的选择与运用,以儿童立场、教育视野挖掘绘本的多元价值和学习元素,研究绘本资源与语言活动和区域游戏的关系,以“绘本遇上游戏”为专题,开展多维度、多形式的绘本资源开发运用的实践研究,探索绘本教学与游戏一体化策略。2020上半年,市教科院发布了“幼儿园绘本资源游戏化拓展”活动展评的通知,将于11月份开展全市性展评活动。

(三)以课程审议提升课程适宜性

改造现行课程方案是提高课程适宜性的重要策略,也是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对现行课程方案的不断调整,课程的适宜性程度和游戏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各园应有效转变理念,拓展课程审议的范围,将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均纳入课程审议的范围。一是要审议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幼儿现实需要,减少等待时间,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形成自主游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日常生活等多形式的一日活动流程,避免无序化、随意化和单一化;二是要审议室内外环境,要因地制宜地规划班级空间,创设活动环境,并幼儿的活动情况和发展需要常态化地调整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室外环境要有利于幼儿开展运动、观察、种植、探索、扮演、操作等多种活动,并给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经验;三是要审议课程内容,要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关注不同发展领域的关键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来自幼儿园的环境、幼儿的游戏以及社区与家庭生活等;四是要审议课程资源,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把资源转化为幼儿的经验。避免资源贫乏和单一的现象,避免有资源而不加利用资源的现象;五是要审议一日活动的指导策略,要结合儿童行为观察,针对不同的幼儿、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灵活采用多样化的、适宜的和有效的指导策略,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相结合。

(四)以课题、项目引领园所教育教学研究

课题、项目研究是深入研究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市教科院长期以课题和项目研究为抓手,引领和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定期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区域推进的现场研讨,共享经验、共研问题,促进各区域间的学习吸纳和优势互补;二是组织开展“全市STEM项目幼儿园专题研讨”,以9所省市STEM项目园为主体,逐步向区域内有研究主动性的相关园所进行辐射。本学期重点聚焦“幼儿园STEM活动内容的生成与过程推进”开展深入探讨,引导各项目园关注STEM项目活动的内容适宜性选择以及过程性的推进与经验支持,并形成相关案例;三是定期开展“幼儿园绘本资源的选择运用”课题研究,以常州市10所语言特色幼儿园为核心力量,定期开展绘本运用研究,开展现场活动观摩、案例研讨、梳理案例、提炼策略,并定期向全市各幼儿园辐射;四是定期开展“园际互动幼儿园课程审议”课题研究,重点围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审议的相关理念、实践困惑、审议内容、审议策略等开展实践探索。

(五)以多元平台促教师专业发展

市教科院将分级、分类、分层搭建多元互动平台促进各类教师专业提升。一是依托常州市学科中心组,定期开展观摩研讨。本期学科中心组将成员分成“健康与运动”、“科学与数学”、“语言与社会”、“音乐与美术”四个研究小组,以大组育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聚焦领域核心经验背景下的活动组织开展研讨,建构了“一课一游一讲座”交流机制,定期进行组内的研究性活动和交流展示;二是依托“常州市幼儿园男教师骨干成长营”,给幼儿园男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关注全市男幼师群体,建立常州市、区二级幼儿园男教师联盟机制,定期组织专题教研活动,以教研的力量去引领发展。三是搭建农村幼儿园展示平台。继续组织开展农村幼儿园半日开放研讨活动,每个区域原则上每学年可自主申报一次公开展示活动,激发农村园所的研究和课改热情,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提升与发展。

三、具体安排

 八月份

1.对接省幼教教科研有关工作。

2.省“师陶杯”幼教论文选送评审。

3. 完善、发布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计划。

4. 召开辖市区教研员工作会议,部署新学期教研工作。

九月份

1. 常州市“幼儿园绘本资源运用研究”课题组活动。

2. 会同辖区开展幼儿园半日活动常规调研视导,重点调研农村薄弱园和民办园。

3.省学前教育学会“幼芽杯”教学活动优秀视频”选送。

4. 常州市学前教育学科中心组活动。

十月份

1. 幼儿园半日活动常规调研视导。

2.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现场研讨活动。

3.常州市学科中心组研讨交流活动。

4.“幼儿园绘本资源运用”课题组活动。

5.常州市十三五教学成果梳理审稿。

6.省教研论文选送评审。

十一月份 

1.省、市STEM项目幼儿园研讨交流活动。

2. 农村幼儿园教师公开课研讨活动。

3.常州市学科中心组活动。

4.园际互动课程审议课题组活动。

5.全市“绘本遇上游戏”活动展评。

十二月份

1.农村幼儿园教师公开课研讨活动。

2. 省、市STEM项目幼儿园研讨交流活动。

3. 常州市学科中心组活动。

4. 全市园本教研优秀园评比。

一月份

1.开展常州市幼儿园男教师成长营活动。

2.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时汇总上报。

3.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