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公告栏>>文章内容
2019年常州市中学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综述及成绩公告
信息时间:2020-01-17     阅读次数:

日前,常州市中学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分别在我市清潭中学和市二中举行,共有来自各辖市区的近40位选手参与了比赛,经过两天的角逐,比赛完美落幕。本次比赛是对我市中学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大检阅,也是我市中学体育教学教研的大盛会。现将活动概况和成绩公告如下:

一、通用技能部分

   一)亮点
  
1、各位选手能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抽签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借助课件与板书完成室内健康课的模课表达;
   2
、各选手知识储备较宽,能运用综合知识架构体育健康理论课内容;
   3
、课件制作有一定的技术性,整体大方、美观、直观,体现了很好的交互功能。
   二)建议

1、选手对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把控设计不太到位,说明平时的室内健康课实践经验较少;
    2
、内容信息量太大,使得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太多,重点问题得不到深刻的认知与体验;
    3
、语言表达能力偏弱,表现为照本宣科,语言欠节奏、无激情、不清晰,师生互动交流不够,说明老师们平时的语言表达缺少有效锻炼;
    4
、大部分选手课件中文字堆积较多,致使字号变小,说明老师们对教学内容的提纲挈领的知识架构能力不足,提取主要观点的文字组织能力不够;
    5
、粉笔字能力较为欠缺,书写内容与布局不合理。说明老师们平时缺乏书写锻炼,同时对板书的意义认知不足,应该要结合教学与课件共同表达重点内容,成为“帮助学生产生结构化的知识体系”的直观手段。

                      二、规定项目和专业展示部分

   一)亮点

1、比赛选手对体操技巧和双杠的动作套路较熟悉,动作完成度较高,部分动作展示出了较高水平,例如:(男子双杠)挂臂撑单脚蹬地屈伸上成分腿坐——慢起成肩倒立——前滚翻成分腿坐和(女子技巧)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腿跪撑平衡——成跪立——跪跳起;

2、比赛选手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跨栏跑项目,蹲踞式起跑都非常规范,85%的选手掌握三步过栏技术。跳远项目,选手们助跑弹性好、速度快,有腾空,80%的选手能采用挺身式或走步式,评分达优秀级;

3、个人专业展示充分表达了自身的专项技术,并且都进行了精心设计,观赏度比较高。

   二)建议

1、部分项目需要加强细节动作的规范,减少多余动作。技巧项目中侧手翻屈髋弯腿现象普遍存在。双杠项目选手需多加练习,克服心理恐惧,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和身体的姿态;

2、跨栏跑普遍存在栏上向前性不足的现象,需加强摆动腿和起跨腿的专项训练。跳远助跑最后三步技术需加强节奏,缩小步幅、提高重心,最后一步需充分有力地踏跳;

3、专项展示部分在进行两大类项目组合时大多数选手没有做到无缝对接,生搬硬套,缺乏艺术处理。

三、初中组体育实践课部分

初中组共有20位选手上课。其中田径课11节,球类课7节,体操课2节。11节田径课中,快速跑5节,接力跑1节,跨栏跑1节,耐久跑1节,实心球2节,跨越式跳高1节;7节球类课中,篮球5节,足球2节。

一)亮点

1、教学目标和手段合理有效。上课教师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紧密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重难点。选手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教学器材的创新。如张艺老师用弹力带贯穿全课,一物多用,既用作辅助练习的器械,又可以用来摆放在标志物,效果很好。赵芸老师的《技巧:肩肘倒立》课,利用铃铛解决学生双臂压垫、翻臀无力的问题,利用弹力带解决学生脚面绷不直的问题。

2、课堂魅力彰显特色。因为是带课参赛,选手基本都是选择自己较擅长的内容进行赛课,他们在各自的课上呈现着不同的精彩。同是《快速跑》课,沈勇老师的课严谨、科学、高效;张艺老师的课激情、亲和。课堂上选手们声音洪亮,口令准确到位,语言讲解清晰,示范展示优美。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精湛的技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多,氛围良好。有很多学生在下课后,还围在教师身边不愿离去。充分展示了我市初中体育教师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

3、运动负荷符合规范。近年来,体育课越来越重视对教学负荷的把控。合理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次的上课教师,都能严格遵循这一原则,精讲多练,增加练习的组数和次数,而且在基本部分的后半段,都安排有5-10分钟的体能课课练内容。

   二)建议

1、研究分析教材的能力还需提高。本次比赛中,少数老师的教学重难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基于单元计划的课时教案设计,要求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一定要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一节课,不可能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把整个教材都教会。

2、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过于简单。如八年级还在选择篮球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等等。还有的老师,偏重技能碎片化教学,忽视技能习得的结构化。少数选手授课内容过多,任务繁重,学生不易接受,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教师授课时间把握不到位,出现拖堂提早下课的现象。

3、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太准确。部分选手教学重难点表述笼统,重点、难点不相呼应。少数选手在课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有效的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4、部分教学手段的创新浮于形式。我们鼓励选手创新教法、手段,但前提是这些创新要切实服务于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体育素养,一些选手在创新时往往忽略了这个前提,可以说做的是无用功。

                       四、高中实践课教学部分

高中12节课,其中体能课4节,技能课8节;技能课从运动项目上分,体操课1节(横箱:分腿腾跃),田径课5节(快速跑2节、三级跳远1节、挺身式跳远1节、跨栏跑1节),球类课2节(足球、篮球各1节)。体能课从发展学生运动素质上有发展速度与灵敏类体能课2节,发展核心力量课1节,篮球专项移动体能课1节。

   一)亮点
   
1、高度重视,精心准备。上课前都能看到每位教师为准备器材与布置场地而忙碌的身影。合理地选择场地、精心的布置器材,反复斟酌其合理性与有效性。场地布置到位,还反复练习示范动作、演练教学流程,力争展示最完美的教学技艺,成功与精彩的背后除了个人的努力,也彰显了集体的智慧。
    2
、目标明确,程序清晰。大多数教学设计所展现模块(单元)与课时目标明确,重点与难点制定合理,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中能采取合理的教学程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采取清晰、合理的教学程序实施教学,教学步骤符合学生生理发展规律与技能形成规律。
   3
、内容丰富,手段多样。为发展学生体能水平,采用了丰富的练习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如一副绳梯不仅能提高学生快速跑的频率,也能发展学生的速度与协调性。如一张小垫子的多样摆放形式就能让学生学会跨栏跑技术。如从徒手练习到手持器材,从分步掌握到整体练习,从单一技术到组合技术,过渡自然,运用合理。

 4、功底深厚,技艺精湛。大多数选手讲解语言清晰、铿锵有力,示范标准到位,队形调动合理有效,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能力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二)建议
    1
、基于学情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因为是借班上课,学情未必能完全了解,要选择难易适中、较为安全的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
    2
、场地器材与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场地设计新颖、器材多样使用、教学手段与练习形式花样创新等,这都能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要用好用巧,而不是为吸引眼球而设,一切不能真正为教学与学生发展服务的方法与手段都是“假把式”。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看家本领。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提升重在日常积累,希望通过本次比赛,广大体育教师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更扎实的教学功夫投入到体育教育事业中去。 

                          五、成绩公告

一)原城区初中组

 一等奖:柳 莹、罗延娟、朱俊伟、沈 勇、杨 征、顾 涛、高雪艳、白雪、杨帅、查天镛、丁 轩、朱永强

二等奖: 力、伍董超、陈鑫阳、王  康、周天宇、张明天、高亚楠、李勇、庄 重、房阿龙、毛钐樊、李 吉、盛翔、袁诚、王智超、李玲玲、张扬、顾昊坤

二)原城区高中组

一等奖:白雪、张宇成、葛琰、张欣、赵阳、贺淼

二等奖:郜世玲、曹仪钦、郑竣译、曹俊峰、刘哲辰、邱 鹏、 方海东、祁路平、李赵飞宇。

三)大市初中组

一等奖:沈勇、王洪杰、柳 莹、赵芸

二等奖:高雪艳、沈丹赟、徐阳、杨帅、王渊、

三等奖:张艺、俞倩、王薛炳、周晓阳、郭浩、岳云萍

四)大市高中组

一等奖:白雪、吴杰、蒋晓青

二等奖:张欣、张书烨、陈玉梅

三等奖:张宇成、葛琰、何梦皓、马建红

整个比赛的过程性资料均保存在市教科院323室,如有疑问请在成绩公布一周内反映,电话:0519--86669503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1228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