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教师发展中心、直属普通高中、初中教导处及历史教研组:
2020年1月7日,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同志开展了年会论文评比活动。根据常州市教育学会关于评选优秀教育教学论文的有关规定,评审人员对递交参评论文进行了认真、专业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6篇,二等奖34篇,三等奖40篇。
本次参评论文数量较多,主题鲜明,能以先进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历史老师近期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科研的成果,对面向一线老师具有指导意义。主要特点如下:
1.鲜明的时代性。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能够正确地把握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智慧;能够聚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基于新课标的教学优化等学科教学前沿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探索。
2.突出的实践性。大多数老师的论文能够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教育教学具体实践展开,有教学案例情境,并有实践反思与理性提炼,充分反映了我市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及广大历史老师教学实践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3.初步的研究性。从本次论文参评的质量上看,较以往又有进步,主要表现在问题意识的增强和科研品质的提升。大部分老师能够从实践中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展开积极研究和寻找解决策略;部分参评教师能够从课例中针对一类共性问题集中深入思考,切入口比较小,研究视野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绝大部分老师的行文格式也较前更趋规范化。说明我市历史老师的科研素养有了明显改善。
当然,部分参评论文还存在明显不足。建议如下:
1.进一步凝练主题。本次参评论文选题非常丰富,但部分论文在主题立意的提炼方面尚不到位,还存在着人云亦云的仿写、缺乏深度的浅析、未能统整的例谈等现象。部分论文讲的都是空洞的理论,造成了简单的理论堆积,缺乏指向性实践成果,形成了有用的废话。此外,有些论文过于追求华丽的词藻,部分论文生造概念,缺少学理支撑。
2. 进一步培育规范。部分论文的学术性和规范性也有待提升。要重视论文框架结构的搭建,体现内在逻辑性;要重视摘要的书写,要基于对正文进行主题分析,简明、准确、完整地呈现论文题旨,应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要学会运用用文献分析、实践调查、数据分析等实证方式,表达研究成果与策略实施效能,进一步提升论文学术性。同时,要注重“参考文献”引注等格式的规范。
现将获奖论文公示如下,如对评选结果有异议,请于一周内向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室反映,电话:86669500。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
2020年1月13日
2019年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史会论文评奖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