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热点引发了各界的关注,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年度常州市教科院引领各辖市区教研室从“育人” 的视角,对我市小学英语的常规学生活动整班朗读比赛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思考和重建。让比赛不再单纯的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舞台,更让每一个学生在朗读中充分享受语言学习带来的成长与快乐,充分获得核心素养发展的成长体验和历练。
2019年12月9日市教科院公布本年度比赛方案,12月23日前各区完成区级比赛,12月27日市教科院随机调取各区任一学校的五年级任一班级的区级比赛录像组织评委进行集中评选,并形成对于五年级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价意见和比赛综述。
一、精彩绽放,打造综合育人的英语朗读比赛
1.整班朗读,鼓励多元化展示
给学生多元化的展示一是可以激励更多的孩子参与学校活动的机会,二是更是给获奖的班级和学生莫大的鼓励。总体来看,今年的整班朗读各校继续呈百花齐放之态。不管是地处城市还是乡村,学校都对此项活动都高度重视,对于比赛场景都做了精心安排和布置,有的学校还艺术性地将教室座位做了创意安排,还有个别学校以舞台形式呈现,气场强大,非常富有画面仪式感。比赛中,学生团队意识很强,他们统一着装,组织到位,坐姿规范、有序,朗读时,声情并茂,充满了热情和自信。全文朗读语音语调自然和谐,能通过适切的语气充分表情达意,音量适宜、语速适中,句子中的重读和弱读、根据意群进行停顿、连读和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得到充分体现,体现了良好的整班英语朗读素养。这些都离不开英语教师日常对英语朗读技巧的精心指导以及学生课后对课文录音的反复倾听和用心模仿。
2.个人朗读,坚持主题化设计
在前两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今年五年级整班朗读比赛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尤其是今年特别增加的个人指定材料朗读环节。市教科院期初就组织市学科中心组成员,依托苏教版教材各单元的主题,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进行了多人多轮次的阅读材料主题化和序列化遴选,最终从数百篇体裁各异、形式丰富、语言生动的阅读文本中选定了24篇拓展阅读材料。从学生在个体朗读环节中的整体表现来看,学生个人朗读时大都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流利顺畅,能根据文章的情感基调,读出自己的理解,并且能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来朗读,声情并茂,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达到以情带声。从普通学校(含农村学校)学生在个体朗读环节表现出的语言综合能力看,各校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有的学校集合了整个教研组的智慧和力量,全体英语老师共同参与、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学校开展了校级整班朗读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有的学校把朗读的训练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迎接比赛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这些都彰显了老师们活动育人的良苦用心。
3.视频拍摄,引入精品化制作
对于场所的选择和布置,各校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大家不仅把整班朗诵的教室布置干净整洁,还选择了最适合录影的场所进行朗读呈现。部分学校能利用PPT呈现与朗读材料相符合的背景图片与字幕,创设相关情境,使得朗读更具情境性,有效吸引观众;还有的学校还使用了扩音器、话筒以提高音量。每个学生的朗读材料的配备了朗读卡。今年学生的服装和化妆都去繁就简,但落落大方,学生显得精神气很足,效果优于去年。视频制作在片头,画面转换等方面,也做得比以往有看头。
二、问题聚焦,关注细节提升“育人”品质
1.准确性有待提高。元音不饱满,如unit、time、find等单词;发音不准确,如says这个单词有很多学生读错;发音不到位,特别是this、that、thank等带有“th”咬舌音的单词;辅音拖音及漏音,不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词尾辅音拖音严重,影响了朗读的美感,其中/k//g//s/拖腔最为明显;结尾辅音存在漏音现象,如/m/ 和/n/;爆破、连读、弱读等语音技巧掌握不到位;语调把握不准,特别是升调,有些学生的升调在最后一个辅音上。特别要引起重视的是,很多学生发音方式太过靠前,教师要关注发音方式的指导。
2.流畅度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很好地根据意群来朗读。个别班级整班朗读时过于拖沓,语音语调无起伏,节奏不明显,句子中应该重读的单词没有读到位;在个体朗读时,部分学生没有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只是机械地逐词朗读,没有形成句的意识,更加没有感情的投入。同时,部分学生也不能关注按意群停顿、重读弱读等朗读技巧,导致朗读缺少节奏感和美感。
3.表现力有待加强。有些班级学生在整班朗读时表情不投入,语气缺乏变化,对话类语料没有读出交流的感觉,情境变化的区分度不明显,旁白和具体角色所用的语气、情感、语调辨识度不强。在个体朗读中,被推荐的六位学生大都比较自信,表现较好,但是随机抽取的六位学生中有些因为没有准备充分而缺乏自信,未能很主动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朗读,更谈不上读出英语的味道了。
此外,部分学校在整班朗读和个体朗读时要求学生加上了肢体动作,过于频繁的动作非但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朗读。建议老师们让学生静心、投入地朗读,纯粹地享受英语朗读带来的乐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地流露出各种表情和神态,避免把“读”变成“演”。
三、后续展望,真正实现“育人”目标的进一步思考
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整班朗读比赛要想真正成为每一位孩子获得丰富而积极的成长体验,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还要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思考:
1.如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和阅读素养
要进一步研究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尤其是英语朗读能力培育的黄金发展期,研究整班朗读比赛中学生的薄弱项目,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朗读竞赛,尝试攻坚和突破,并引导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英语阅读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阅读素养。
2.如何吸引学生持续性进行英语朗读
如何创设英语朗读和深度阅读学习的情境,让英语教学与整班朗读比赛整体打通?如何结合各年龄层次的水平简化或重组朗读比赛的竞赛规则,扩大学生的参与率?如何加强校内外英语的桥梁,形成合力,营造师生共同参与英语朗读和阅读的氛围? 值得进一步研究。
3.如何形成合力有计划性推进英语教学工作
学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作息安排规范紧凑。市区英语整班朗读比赛方案公布后,学校如何整体融通化设计实施?时间从哪里来?如何教师分工负责,协调课堂教学、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等时间,学校整体化安排及早公布,方能有计划推进,提高整班朗读比赛乃至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
本次小学五年级英语朗读比赛,既是对我市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一次反馈,更是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和小学生英语素养的一次检测和促进。比赛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期待通过朗读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语感,激发情趣,提升能力。希望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快乐学英语,自信说英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常州小学英语教学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12.3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