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得到了各辖市(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到参评论文126篇,经评审组的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12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30篇。
本次参评论文均为一线教师撰写,纵观一百二十多篇参选论文,多数论文的选题切入口小,论文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真思考,用实践来反映日常教学,形成相关实践策略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具体反映在:
1.对“创造适合于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有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基于实践,富有成效的研究。
2.“数学实验”等选题是再次论文参评的热词。同时,基于实证研究的对比性报告分析,校本研究成果等,成为本次论文的热点。这反映出本市小学数学教师既对当下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有了积极的实践,更能主动融合不断创新校本研究,基于证据的教学改进与对比性思维实践逐步在一线教师教研中生发。
3.从本次论文参评的质量上看,较以往又有进步,主要表现在问题意识更强了,成果表达方式更多元了,理论更贴合实践了,反映出一线数学教师的学习正在不断深入。
当然,本次参评的部分论文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点缺乏新意且空洞,论文表达没有问题设计,缺少实践支撑,有些论文讲的都是空洞的理论,造成了简单的理论堆积,缺乏指向性实践成果,形成了有用的废话。此外,有些论文过于追求华丽的词藻,部分论文生造概念,缺少学理支撑。
2.研究论文中表现的第二方面是过于局限单一的案例,作为课例研究没有跳出课例发现共性经验,缺乏对一类问题的集中思考。
3.本次论文征集的主题是“创造适合于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总体看围绕“每一位”“发展”“创造”等核心关键词的论文偏少,大多数老师实践多,但总体没有经验概括与跃升,造成问题没有想透,想明,落实于实践较为空泛。
4.论文选题立意不深刻,论文题目需加强研究推敲,学会写论文摘要,要增强学术性,加强“参考文献”引注等规范格式。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做了什么”,更要对“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么去做”进行深入的思考,加强案例研究的理性思考,进一步提高经验总结的品质。同时,研究中要加强对实施现状及问题研究事实的把握,学会运用用文献分析、实践调查、数据分析等实证方式,表达研究成果与策略实施效能,进一步提升论文学术性。
现将获奖论文公示如下,如对评选结果有异议,请于一周内向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室反映,电话:86669500。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12.14
2019年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