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数学课程改革,提炼、厘定与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关键问题,推进对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及教学实践改进,“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研究”项目集中研讨在常州市荆川小学(市教科院附属小学)举行。“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关键问题”项目组全体成员、常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成员、荆川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现场研讨。
一、课堂教学共研究
“相观而善之谓摩”,参会研讨老师首先观摩了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蒋秀子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特征》和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李志军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蒋秀子老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平板APP,通过“小范围探究——大范围验证——简单演绎推理”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不断延伸知识发展的线索,学生在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构建起对3的倍数特征的整体认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探究欲望不断被点燃。“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代数学习的起始课,本节课李志军老师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帮助学生从感知——感悟,从对比——思辨,经历由具体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由文字语言表示数量关系到符号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抽象过程,逐步体会字母的必要性、抽象性、简明性。李老师始终抓住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引导学生围绕本课核心问题进行思考,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二、主题报告共学习
项目组成员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金坛区建昌小学孙保华老师向我们作了“指向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孙校长主要围绕“数学推理是什么”重点讲解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等几种推理方式;“发展数学推理能力策略”,结合数学推理的类别和每一部分对应的实例,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讲座的最后,孙老师以一个故事结尾,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从孙老师的讲座中,我们了解了推理的表现形式,理清了推理的类别,明晰了推理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三、专家引领共发展
接着各位老师互相探讨交流今天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常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蒋敏杰老师提出,以前我们更多的是用规律来解决教学问题,而现在要丰富学习的过程,在丰富例证的过程中不断的扩充例子。有些内容还可以再往前推一推,让孩子们扎扎实实的掌握知识。
活动的最后,潘院长围绕“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学会思维”这一热点问题,从数学总目标谈起,给每一位成员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教师自身要对学科思维有较高的把握程度,要走进教学,再跳出教学;二要明晰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四要提升审美的境界。潘院长指出只有教师心中有思想,我们的课堂才能时时体现思想,学生才能学会思维、深度学习。
秋意正浓,走在哪里,都是走在桂花的香气里;研修正当,教到哪里,都应教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处。半天的学习,成员们终会将学习的收获都内化于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心中的教育情怀,让我们的孩子经历深度学习,学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