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学前教育>>通知公告>>文章内容
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常州市教科院学前教育教科研计划
信息时间:2019-09-16     阅读次数: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促进学前教育规范普惠,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摆到了新的高度,广大幼教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不负使命跟上时代步伐,推进本地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2019年下半年,常州市幼教教研工作遵循“课程改革面向每所幼儿园,教育研究面向每位教师,教育质量着眼每个儿童”的工作原则,突出课程导向,凸显儿童本位,彰显游戏精神,以“翻篇”的姿态,“归零”的心态,“奋发”的状态,引领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教研,努力发展以质量为导向的常州学前教育新样态。  

 

二、主要工作  

(一)立足生本,追求课程的规范和适宜。   

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课程改革、教师观念转变和环境改善,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实施过程和促进幼儿的发展上。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要始终立足“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从儿童的视角发现课程资源和内容,以儿童的需求来审视课程价值,以符合儿童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程实施。  

1、内化课程建设理念。  

一是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幼儿园课程体现在保育和教育的全部内容之中,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全部环节之中,体现在师幼互动的全部过程之中。  

二是把游戏作为课程的“主阵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实现着自我发展的过程,隐含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和教育契机,有着不可忽视的课程价值。课程实施要努力推进教学和游戏一体化策略。  

三是把探索体验作为课程实施的方式。从教转向学,从重知识技能转向体验探索,教师要让儿童在课程的跑道上自主探索“奔跑”,经历过程,发掘潜能。  

2、实现课程价值追求。  

一是回归生活。直面成长需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情景和生活经验,使课程向幼儿的生活世界回归,努力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  

二是关注过程。背离只重结果的课程取向,关注儿童一日生活全部环节中的经历、经验;关注儿童与环境、同伴、成人互动中的感受、体验;关注儿童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活动中的成长、收获。  

三是加强整合。改变学科林立,彼此分隔的状况,利用课程中的优质资源,对原有课程进行删减、补充或调整,努力实现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等各要素的整合与综合,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3、强化课程管理机制。  

一是要管理松绑。幼儿园要尽量减少教师的简单劳动,减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规定动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高质量的思考与实践,从而去积极尝试有利于儿童学习发展的课程

二是要资源利用。各园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树立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盘活课程资源地图,结合课程实施建立园所和班级的课程资源库。

是要课程审议。幼儿园要定期不定期开展课程展示和交流活动,进行分享、会诊、梳理,在面对课程实施各阶段出现的问题时,要结合对儿童、资源及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分析,思考解决方案、提炼经验。鼓励教师在和儿童共同生活中生成教育内容,做到“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

从本学期起,常州市教科院将组织有关幼儿园开展“园际联动课程审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课题研究。并结合到幼儿园一线常规调研,关注幼儿园的课程实施,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课程内容。  

(二)环境入手,追求游戏的价值和质量。 

1、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环境不是装饰,而是课程,是幼儿活动的场景。区域活动的设置以低结构、可变化的材料为主创设儿童自主游戏区域,预留墙面、空间等供儿童主导环境建设。主题墙要反映学习探究的痕迹,能与儿童有机互动。班级公约、一日活动流程等要能体现儿童参与,促进其学习发展和习惯养成。  

2、重视教师的观察指导。在儿童游戏活动中,“有质量的观察”应是教师的专业追求。一是观察要注重识别有意义的行为,有效记录。二是观察要基于理解儿童,适宜支持。在游戏中,教师要走近儿童,发现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把握机会,支持跟进。  

本学期,常州市教科院引导各幼儿园重点开展班级区域活动的研究。特别是科学区域和数学区域的研究,如何提供开放性材料诱发幼儿探究,引导儿童思维想象,走向深度学习。为此,各园要积极实践,加强培训,强化区域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反思性评价。  

(三)转变方式,追求教研的真实和有效。  

近年来,省教育厅把教研作为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把教研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要建立“大教研”联动机制,形成“全面教研、全员教研”的新格局,切实开展真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以帮助教师更好的适应新需要,应对新挑战。    

1、做好基于问题的深度教研。深度教研就是要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让教师有提升。一是教研主题要有深度:主题来自于问题,各园教研管理者要深入一线,发现实践中的真问题,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收集数据案例,让研讨内容厚实有价值。二是教研形式要有梯度:教研不是单纯学习文章,也不是泛泛空谈。而是要基于载体的观察、参与、体验、交流,在碰撞中激活思维,改进实践。因此,要在教研的形式上动脑筋,想策略,让教研形式丰富而有活力。三是教研团队要有热度:要营造一个团结向上有温度的教研团队,能让教师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不断成长。  

2、做好基于现场的浸润式教研。要让教师能真正发现儿童,研究儿童,只有开展基于现场的浸润式教研,才能找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现场教研要立足多样化,要实现经验的提升以及行为的改进。  

2019年,常州市教科院引导全市幼儿园对科学活动和数学活动进行重点研究和深度教研。在上半年对科学教育深度研究的基础上,下半年聚焦幼儿园数学活动进行专题教研。开学初分别举办“班本化科学区域游戏优秀案例分享”和“有关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和“数学活动设计”的专题讲座,11月底教科院将组织“常州市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展示性交流评比”。  

(四)提升能力,追求教师的专业和作为。  

幼儿园教师是专业而有尊严的职业,唯有做到“术有专攻”才能支撑起有尊严的地位,有专业才能有作为。    

一是加强学习,丰厚知识底蕴。各园要进一步重视与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内化,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纲要》《指南》的核心理念,打造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团队。推荐书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让早期学习理论看得见》、《发展适宜性游戏》、《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理想的教学点子》、《经验课程,在探索中生发》等。

二是搭建平台,提升专业能力。  

1.给骨干教师搭建发展平台。教科院将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不断搭建专题教研平台,促进城市之间、辖区之间和校际之间联动,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同时,各园要重视园内骨干教师的培养,压担子、搭台子、练内功、展实力,在活动中磨练教师,在研究中滋养教师,打造优秀教师群体。  

2.给青年教师铺设发展平台。继续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培训,把教研作为实施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基于教师能力诊断的教研、问题导向的教研,提升青年教师培训实效。幼儿园和各区要制定措施加强对新教师的上岗培训,强化园本研训力度。 

3.给幼儿园男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关注全市325名男幼师群体,建立常州市、区二级幼儿园男教师联盟机制,定期组织专题教研活动,以教研的力量去引领引导,关怀关注。市教科院牵头成立“常州市幼儿园男教师骨干成长营,聚集核心成员,倡导多能一专,在市级层面紧密型地组织跨区域互动教研和学习沙龙、名师导航和微课题研究等助推男幼师专业成长。

4.为乡村幼儿园教师创设展示平台。关注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和保教质量提升,聚焦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创新教研机制,搭建展示平台,继续推行“乡村幼儿园教师公开课制度”,每学期自主申报公开展示活动,促进专业成长,分享有益经验,整体带动乡村幼儿园的发展。

(五)项目引领,追求园所的内涵和品质。 

省市课程游戏化项目,省市前瞻性项目幼儿园主动发展项目,STEM项目,绘本资源课题组、园际联动课程审议课题研究、学科中心组……,一系列课题项目的推进,直面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直接影响教师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市教科院一方面深入有关幼儿园开展引领性课题项目的研究,另方面也要求各幼儿园结合省、市、区级课题进展情况,认真做好开题、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工作。加强文献学习,明晰研究内容,聚焦研究重点,扎实研究过程,提升反思策略。省市前瞻性项目和课程游戏化项目幼儿园要全方位、高质量扎实研究过程,定期展示交流,剖析问题,直面挑战,以项目促进学习品质提升、内涵发展。

 

本学期,市教科院将盘点常州市课程游戏化基地园的课程改革和游戏现状,协同辖区组织相关教研视导活动;会同市教育局基教处组织市前瞻性项目(农村)幼儿园开放研讨活动。组织省学前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结题工作。组织“江苏省师陶杯幼教特教论文评比;年底组织常州市幼儿园教师区域游戏专题论文(案例)评比,并组织召开2019年常州市学前教育学术年会。

结合“十三五”期间我市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项目和常州市教育局推进学校主动发展项目,省市前瞻性项目等涌现出来的研究成果,市教科院将成立编写组,汇编出常州市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成果集。

 

三、时间大致安排

 

八月份

1.常州市教科研会议召集教研员布置本学期幼教教研计划。

2.开学前组织“新学期教研工作会议暨科学专题研讨”(830日)。

 

九月份

1.组织“关于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和“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专题培训。

2.省学前教育学会“新芽杯”教学活动优秀视频”选审。

3.省“师陶杯”幼教论文选送评审。

4.“园际联动课程审议提升教师专业力”课题组开题活动。

5.幼儿园常规调研活动。

6. stem项目幼儿园工作会议

 

十月份

1.常州市学科中心组研讨交流活动。

2.省市课程游戏化项目、前瞻性项目幼儿园现场研讨活动。

3.省学会课题集中结题工作。

4.“幼儿园绘本价值探析和游戏拓展”课题组活动。

5.组织收集有关常州市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果,并进行梳理。

 

十一月份

1.会同辖区开展农村幼儿园或民办幼儿园调研。

2.课题组研究性活动。

3.组建“常州市幼儿园男教师骨干成长营”。

4.常州市学科中心组总结性交流活动。

 

十二月份

1.组织开展“常州市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展示性交流评比”。

2. 组织开展“常州市幼儿园有关区域游戏论文评比”。

3.召开常州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

4.召开“2019常州市学前教育学术年会”(武进区)。

5.常州市学科中心组总结性交流活动。

 

                                                20196月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