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江苏省幼教科研基地活动在鸣幼教育集团宝龙园举行。本次活动由省教科院幼特教研究所主办,钟楼区教育局、鸣珂巷幼教集团宝龙幼儿园园、省学前教育领航名师工作站共同承办。省教科院王国强院长、省教科院幼特教研究所张晖所长、叶小红博士、何锋博士以及市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钟楼区人民政府何海平副区长、市基教处王耀民副处长、钟楼区教育局杨文娟局长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全省的23所科研基地幼儿园、省幼教领航名师团队成员以及省内幼教同行近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鸣珂巷幼教集团宝龙幼儿园为首批江苏省前瞻性改革项目单位、首批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单位,在高瞻混龄教育的实践与改革中走在全省前列,多次接待全国跟岗团队,对外进行辐射交流。因此,省幼特教研究所把宝龙幼儿园定为本年度幼教科研基地活动首站单位,希望用破旧立新、勇于改革的精神鼓舞和激励全省幼教同行,推动江苏省幼教砥砺前行。
在开幕式上,鸣幼集团冯雅静园长首先介绍了宝龙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改革之路。随后,钟楼区教育文体局杨文娟局长向参会者介绍了钟楼教育的发展态势以及取得的喜人成功,并表示将高度重视幼教发展,“让优质教育长出来”。最后,省教科院王国强院长就幼教科研基地的目的和使命、研讨主题的确立、研讨方向的把握等方面向参加活动的人员作出说明,并对鸣幼教集团敢于进行课程改革的勇气表示充分的肯定。
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是“混龄教育下的主动学习策略”。为了倡导基于现场的真问题、真教研,让每位教师不仅作为聆听者,更以一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活动现场,整个活动的设计以“观摩半日活动——聆听专题分享——小组研讨——大组交流——专家点评”的思路进行。
静心观察,悉心记录
本着开放悦纳的态度,宝龙幼儿园全面开放了所有班级的半日活动,200多名参会者分为12组分别进入各班进行观摩,全方位了解环境、材料、师幼互动、幼儿活动状态。从全园户外混龄活动到室内区角游戏活动,从自主的混龄晨间活动到计划-工作-回顾,再到大组活动、午餐自主进餐,每一位参会者都认真地观察、细致地记录,还不时与孩子、班级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专题分享,深入了解
下午,宝龙幼儿园傅月皎老师就“主动性学习理念下的幼儿混龄教育实践研究”进行专题分享。傅老师从混龄编班的组织形式、师幼互动、环境创设、一日活动安排、特色混龄活动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宝龙幼儿园在高瞻课程主动学习理念下开展混龄教育的探索历程。其中列举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并且用视频展示了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状态。前瞻的理念、系统的推进、扎实的研究以及实效的举措让在场的园长和老师们收获颇多,启发不断。
分组研讨,大组交流
分享过后,全体人员分为三组,就“如何看待和理解混龄教育的”、“如何有效地支持儿童的主动学习”两个问题进行互动研讨。各组的研讨都非常热烈,大家对混龄群体中孩子表现出来的主动学习的状态以及孩子之间自然的合作、互助感到非常惊喜,同时,也通过观察案例的分享不断地探讨“是怎样的支持让孩子们产生了主动学习”、“怎样的环境能够支持孩子主动学习”、“怎样的状态说明孩子在主动学习”等问题。研讨过后,三组人员汇总进行大组交流。
专家点评,方向引领
最后,省教科院幼特教研究所张晖所长从空间上的布局规划、幼儿自主支配时间的比例、教师介入的方法、师幼互动的语言、游戏自主权的支持等方面对主动学习的支持策略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总结。张所长反复强调,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开展基于“证据”的研究,不要被自己臆想的假问题所迷惑,要经常走进孩子的活动现场,经常去关注孩子的活动状态,把握孩子的需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和有效的支持。常州市教科院张丽霞老师从问题的聚焦、策略的适用、结论的实证三个方面对幼儿园教研活动提出了要求,希望全体参会人员能够领会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不做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
本次活动是全省幼教科研基地的第一站,活动的思路为今后的基地活动确定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方向引领,也会为广大幼儿园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相信在省教科院的引领指导下,全省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将逐步走向深入。(张丽霞、曾振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