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抽象﹒建模,促学生思维发展——记常州市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研究活动
信息时间:2019-04-19     阅读次数:

   为切实推进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研究,分享中学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数学课堂,数学课堂品质。4月17日下午,常州市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研究活动在荆川小学(市教科院附小)召开。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市教科院初中数学教研员徐德同老师,小学数学教研员蒋敏杰老师,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研训员张洁茹老师。全市各中小学衔接教学课题组的老师、市教科院附中、附小的教师,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潜力教师团队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活动由常州市荆川小学魏娟副校长主持。

   本次活动是以“规律探索”为主题,围绕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抽象、建模”能力展开同题异构研讨。常州市荆川小学教导处主任马春萍,通过重组教材,执教了五年级数学《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用小棒摆三角形为起点,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亲身经历摆(摆小棒)—列(列算式)—说(说规律)—概括(概括出一般规律)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具体形象表示——用数学语言描述——用数学模型表示”,并学会用数学方法的迁移去解决更多的类似数学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更便捷的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规律),促使学生思维发展。

   常州市教科院附属中学冯芸老师,改编七年级教材,执教了六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本课以生活中图标为切入点,借助生活经验体验用字母(符号)表示数的优越性。创设儿歌的情境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利用2个数学实验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来表示规律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随后,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互动评课,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钟楼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洁茹指出,数学教学要找到学生思维的引爆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场,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蒋敏杰老师指出:小学和中学年段不同,达成目标的方式、课堂推进方式也有所不同,存在个性的同时也要体现共性。“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冯老师跳脱出具体情境,从更为一般入手,体现出对数学问题的抽象和一般化,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理性思维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中学学习奠定更好的内容与方法的基础。同时启发教师们思考:如何利用六年级的总复习为学生中学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的复习认知要能“瞻前”与“顾后”,了解知识的未来走向,了解思想方法的后续应用。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作之不止,方有不凡。

   市教科院中学数学教研员徐德同老师,结合课例提出两点想法:一是要开展导向性的主题教学,教师要勇于跳出教材谈教学,跳出中小隔阂谈教学,教师要放开眼界,呈现给学生不一样的天地。二是要注重数学史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内容,比如本课的初步函数思想,要帮助学生在应用中体现其蕴含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此次的研讨为中小数学教学衔接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也让教师们认识到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每一位老师更深入思考与践行教学衔接,做一个行走于课堂的有思想的行动者。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