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文评比,收到110多篇论文,共45篇获奖。经过评委认真、细致、专业评审,并对初评等第的论文进行查伪工作,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见下表):
姓名 |
学校 |
论文标题 |
等第 |
戴恩宇 |
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
新闻在“区域认知”培育中的独特价值和实践探索 |
一等奖 |
潘丹 |
溧阳市竹箦中学 |
“新闻落地”------让地理更接近生活 |
一等奖 |
钟青 |
江苏省华罗庚高级中学 |
浅析台湾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特色与启示——以翰林版世界地理为例 |
一等奖 |
张莉 |
金坛区第二中学 |
初中地理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探索 |
一等奖 |
刘磊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
《iPad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 |
一等奖 |
牛海玲 |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
运用多种直观手段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难点 |
一等奖 |
朱橙 |
常州市第一中学 |
真实问题情境教学在高三区域地理复习中应用 |
一等奖 |
张翠 |
常州市正衡中学 |
指向地理实践力的中学生环保教育与素养培养 |
一等奖 |
周梦婕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张立平 |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
例谈“新闻落地”在高三区域地理复习中的实践探究 |
二等奖 |
李开春 |
溧阳市埭头高中 |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 |
二等奖 |
丁丽华 |
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 |
课堂导入,绽放地理教学之精彩 |
二等奖 |
周亚媛 |
金坛区段玉裁中学 |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之地图读绘说三步曲 |
二等奖 |
缪立兵 |
金坛区第四中学 |
浅议地理教学中的留白 |
二等奖 |
张国霞 |
江苏省华罗庚高级中学 |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育研究 |
二等奖 |
徐晓成 |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
初中地理知识深度等级体系(DOK)的课堂教学研究 |
二等奖 |
朱海洲 |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
浅析如何开展高中地理必修一新增内容教学——以《地球的历史》为例 |
二等奖 |
徐兆海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
巧设图表,简洁明了 |
二等奖 |
王桂芳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基于核心素养的“真情境·真问题”探究 |
二等奖 |
周琳 |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
以《地球的运动》为例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
二等奖 |
刘晓萍 |
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
二等奖 |
孙超 |
省常中分校 |
乡土教学情境支撑下的学生深度学习——以“常见天气系统”为例 |
二等奖 |
张存霞 |
常州市市北实验中学 |
自制学具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可拆装地球经纬网仪的研究仪为例 |
二等奖 |
唐敏 |
北京师范大学常州附属学校 |
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等奖 |
刘旭蔷 |
常州市清潭中学 |
自制地理教具,激发学习动机 |
二等奖 |
胡纯 |
金坛区金沙中学 |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设计 |
三等奖 |
徐时强 |
常州市正衡中学 |
初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
三等奖 |
华冰燕 |
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理研学旅行探究 |
三等奖 |
葛晓雯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基于非良构问题解决的地理微课案例探究 |
三等奖 |
吕叶萍 |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
让“新闻落地”在课堂开出智慧的花 |
三等奖 |
谢青青 |
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
微课在高中地理差异化教学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秦兆吉 |
溧阳市埭头高中 |
基于学情探测的精准复习教学策略 |
三等奖 |
方正梅 |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
捕捉教学中的清泉,莫让职业生命亚健康 |
三等奖 |
赵玉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基于大观念的逆向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为例 |
三等奖 |
曹娟 |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 |
交互式一体机让初中地理课堂更精彩 |
三等奖 |
魏文娟 |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
开展参与式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
三等奖 |
李颍 |
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 |
选取乡土地理案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三等奖 |
李焕 |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
基于逆向设计理念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探究 |
三等奖 |
蒋海燕 |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
浅谈地理实践力在课堂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胡星荣 |
常州市第五中学 |
当地理课堂遇到意外 |
三等奖 |
徐鹏伟 |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
中学地理教育和大学地理教育衔接问题 |
三等奖 |
李慧 |
北京师范大学常州附属学校 |
区域地理教学策略探究-以拉丁美洲为例 |
三等奖 |
高慧 |
北京师范大学常州附属学校 |
不同地形模型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实用性比较 |
三等奖 |
韩涛 |
常州市第一中学 |
指向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研究 |
三等奖 |
王哲呈 |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
基于地理综合课程 应对地理教学“滑过现象” |
三等奖 |
本次参评论文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体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反映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许多地理教师能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困惑展开研究,对课改进程中存在问题的进行反思。
第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中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进行教学研究,大多数论文取材于教学实践,采用课题研究、实验研究等各种有效的方法,探索、总结教育理论,服务教学实践。 以案例的剖析与解读为基本形式, 这些案例既真实反映了当前的课改现状,成为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从本参评论文的撰写来看,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第一,理论提升不足。大多数作者论文还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原理+实践操作”,并不能很好地“吃透”理论,不能够很好的运用理论原理来解释实践。
第二,有些论文的选题范围过大,浅尝辄止。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选好研究的角度。
总的来说,这次的参评论文真实地反映了中学地理教师在课改进程中取得的成绩,也暴露了他们在教学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建议:
第一,多读书,多学习,多学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论学习不仅是提高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
第二,多积累,多反思,为教学研究积累丰富的素材。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尝试、探索,认真总结和反思,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第三,努力提升自身地理核心素养,将先进理念与成熟策略充分运用到课堂教育教学中区,不断提升课堂实践的效率与效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对本次评选结果如有异议,请于一周内向市教研室主任室反映。监督电话:8666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