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初中物理课程改革,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学科教学人才,激励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充分交流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将于2018年7~9月成功举办“常州市区2018年初中物理优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
一、比赛内容
比赛分A、B两组举行。
参赛组A
(1)课堂教学45min,执教课题《光的色彩 颜色》,占70%。
(2)问题回答5min,当场回答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知识类核心问题,占5%。
(3)主题演讲15min,在“常态物理教学”的视野下,教师自拟演讲主题,提前准备演讲内容以及课件,临场脱稿演讲,占25%。
参赛组B
(1)课堂教学45min,执教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占70%。
(2)问题回答5min,当场回答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知识类核心问题,占5%。
(3)主题演讲15min,在“常态物理教学”的视野下,教师自拟演讲主题,提前准备演讲内容以及课件,临场脱稿演讲,占25%。
二、比赛结果
经视频初选,在三十多位参赛教师中选拔八位优秀教师分两组参加市区决赛。
决赛分A、B分组展开,按课堂教学、问题回答、主题演讲三轮展开,经多位评委多轮独立打分,汇总统计,现将比赛结果公示如下:
一等奖 |
||
课题 |
姓名 |
单位 |
光的色彩 |
刘佳华 |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管宇宸 |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
课题 |
姓名 |
单位 |
光的色彩 |
孙丽 |
常州市正衡中学 |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黄洁 |
常州市市北实验中学 |
三等奖 |
||
课题 |
姓名 |
单位 |
光的色彩 |
薛漾 |
常州市兰陵中学 |
光的色彩 |
胡春香 |
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 |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王君 |
常州市正衡中学 |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冯娴 |
常州市兰陵中学 |
三、比赛点评
(一)取得成绩
(1)课堂教学
广大参赛教师在备赛、参赛过程中,所在的教研组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校本教研的协作效应,针对课程教学重难点问题,重点攻关、难点攻克,展开理念更新、行为创新以及技能完善,服务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广大参赛教师教学设计有所创新,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建构物理核心概念、核心规律。
广大参赛教师情境创设富有新意,注重基于情境的主题凸显、问题催生以及学生基于前概念的思维冲突以及沉浸式的活动展开。
广大参赛教师实验设计有所突破,在教师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分组实验两个维度,精选简单、易行、有效的实验材料,夯实物理教学的物质基础,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分析。
广大参赛教师过程展开自然流畅,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脚手架的合理搭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建构。
广大参赛教师注重师生交互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启迪、引导以及点拨、激励;注重生生交流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性以及交流互动的互助性。
(2)问题回答
广大参赛教师注重物理教师对物理核心概念、核心规律本质的思考、通俗的描述、分层的展开。
(3)主题演讲
广大参赛教师能够在优化常态物理教学的领域,基于某个重要主题、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广大参赛教师能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对演讲主题富有哲理的认识。
广大参赛教师能够结合日常教学尝试、探索、创新的典型案例,例证基于理性认识的贴切实践革新。
(二)存在问题
(1)课堂教学
个别教学设计或过度照搬教材文本缺乏新意,或设计新颖但缺乏教学价值,或设计新颖但缺乏整体一致性、破碎不一致感严重。
个别情境创设不够贴切,图片看情境、教师说情境,情境对学生参与式学习的铺垫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个别实验设计着力不够,或实验本身有待优化、或实验有效展开的过程有待优化。
个别过程展开没有充分体现新授课的课型特点,新授课、练习课、讲评课三课交汇,把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局限在解题这一单一领域。
个别师生交互过程中,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惯性难易完全克服,教师以讲代学的痕迹明显,大量填空式的简单问答充斥课堂。
(2)问题回答
个别问题回答过程中,对物理核心概念、核心规律缺乏本质的思考,表述类似于初中物理教材关键句的简单翻版。
(3)主题演讲
个别主题不明,过于泛化,难以针对明确的演讲主题展开深入阐述。
个别理论见解不够深入,照搬他人观点屡见不鲜,观点之间逻辑体系、交互脉络不够清晰。
个别案例本身不够典型,案例与观点之间的关联性较为牵强。
本次比赛所有过程性资料均保存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519办公室,各位参赛教师可以随时查阅,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自我、积极进步。
若参赛选手姓名、学校名称登记有误,请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瞿晓峰老师联系,QQ号:379675371。
若对本次比赛结果如有异议,请在一周内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办公室联系,电话:86669500。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