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常州市小学英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初培训活动在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报告厅如约举行。 本次培训活动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和帮助教师探索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整场活动秩序井然,钟楼区教研员徐小丽老师和常州市教研员黄小燕老师给大家分享了相关研究思路和成果,来自各区的英语老师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徐小丽老师的分享主题是“小学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厘定与实践策略”。徐老师首先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帮大家厘定明确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再展示了学科关键能力外显化的一系列指标,即沟通能力包含两个层级:理解沟通+表达沟通,其中理解沟通包含四个维度:提取信息,概括了解,发展解释,反思评价。表达沟通包含准确表达,连贯表达和多元表达。从理论到实践,接下来,徐老师具体探讨了学科关键能力培育教学设计建模,阐释了多个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培育的教学设计,从以“理解沟通”能力培育的六上Unit7教学设计到以“表达沟通”能力培育的三节写作提纲式教学的设计建模。最后,徐老师分享了学科关键能力下的评测框架,聚焦语言综合实践,并明晰了区域的写作试卷评析的评测框架。区域关键能力培育主要是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英语“学用一体”,打造以语言输出为导向的英语课堂,凸显钟楼“双线并进”的“生动”课堂特质,明晰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一定是指向学生关键能力培育的,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是精泛相生、在学习目标的预设上能力与知识并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是彼此共生共长的。
接下来黄小燕老师给大家分享的是“基于整体思维的教材解读”研究理念。讲座伊始,黄老师抛给大家一个问题,在教研活动时,“怎么教”和“教什么”,哪一个是大家更多关注的。从大家的反馈来看,我们更多的是关心“怎么教”,研究教法,但忽略了“教什么”。所以,一开始,黄老师就和我们明确了教材解读能力对于老师来说的重要性。接下来黄老师指出老师们现在在教材解读方面存在“解读视角单一”,“教学内容孤立”,“教学逻辑不清”三大问题。这时候,黄老师强调了“整体思维”,首先,需要以年段为整体,完成课程目标与校本要求的对接。以春江小学校本化课程为例,直观得展现了该学校如何关注课标,教材,年段的三者关系,将国家课程标准细化到不同年级的相应学期,并基于学情,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国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第二,需要以教材为整体,明晰各板块教学重点。黄老师建议大家对三至六年级教材进行整体阅读,全面了解整册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明确各板块功能及其内在关系。第三,需要以单元为整体,准确定位各课时目标。黄老师以六上Unit3为例,指导大家分析单元话题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明确语言知识和语用情境,提炼语言学习的育人价值。
今天的培训干货满满,两位老师站在一线老师的角度帮助大家在理解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上学会教材解读,目标制定,教学实施和评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位老师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和运用,期待常州市小学英语教研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深远。(钟楼实验小学 沈媛媛报道)